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说起揭阳的妈祖庙,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揭阳榕城北门的天后宫了。这座天后宫不仅最为古老,叫法也是有很多种,“天后宫”、“妈祖庙”、“内妈宫”等。其中有个叫法简直把小编叫糊涂了:天后宫怎么会叫“内妈宫”呢?“内妈宫”的“内妈”难道是潮汕说法中“内嫲”的含义吗?带上这些疑问,和小编一起去北门的天后宫一探究竟吧!
据揭阳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彭妙艳在《地名中国》中介绍,揭阳榕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之一,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和通海的深水港,从南宋以来一直是潮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,乾隆二年(1737),洋商们甚至参与建设了北门内外两座天后宫以祈求航海平安。
天后宫附近的一位阿伯告诉小编,这两座宫便是“外妈宫”和“内妈宫”。
其中,“外妈宫”也叫“前妈宫”,位于临江处,这座“外妈宫”规模小,较为简陋,是供过往的商人和渔民敬奉的。而“内妈宫”也叫“后妈宫”,靠近居民区,是供附近居民祭拜。据了解,旧址位于现在天后宫入口牌坊处的“外妈宫”在1960年左右,因征地办厂改为了仓库。而较大规模的“内妈宫”则留存至今,1993年重修后,更被列为揭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小编带你感受一下这里浓浓的建筑文化气息吧。
天后宫现建筑坐北朝南,有山门、大殿、两廊、两庑、客厅和后楼。
山门面阔五间,山门牌匾上从右往左刻有“天后宫”三字。
牌匾左右则刻“思诚”、“止敬”四字。
两旁设有千里眼、顺风耳两座神像。
过了山门,入眼便是大殿。庑殿为高台基,屋顶为歇山顶。
大殿石阶中间刻的浮雕为双龙戏珠。
走上石阶, 四根浮雕龙石柱映入眼帘,雕龙栩栩如生,自然逼真。石柱下方雕着鱼、虾、蟹、龟等共八种海洋生物,渔民祈求在妈祖的庇护下,航行能够平安顺利。
大殿房梁的彩绘或山或水,或人或物,色彩明丽,玲珑别致。
听说宫中的这个鼓是当年渔民出海时,百姓为家人祈求平安归来所设置的。
宫内存楹联“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,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”、“神威镇海安樯橹,圣德兴邦荫庶民”。反映了妈祖“神通广大”,荫护着四海民众。
原来我们熟悉的北门天后宫,被叫"内妈宫",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存在;“内妈宫”,也不是“内嫲”的“内妈宫”,而是两座“内外”妈宫之一的“内妈宫”。
文字 | 王慕斯(实习) 图片 | 刘淑敏(实习)
来源:揭阳广电 |
|